重的东莞市中考改革方案解读来了:实行普试,总分提高到800分
■昨日,东莞市中考改革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图为发布会现场(记者 郑家雄 摄)
中考改革,牵动万千学子和家长的心。《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印发,自2018年7月2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中考改革号角吹响,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为首批新中考生。中考改革主要变化有哪些?为何要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化生实验操作怎么考?昨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与市教育局联合召开东莞市中考改革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对中考改革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呈现五大变化
实行全科开考,总分增至800分
根据《意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现在的初中二三年级学生仍执行原来中考方案。
与我市现行中考政策相比,《意见》主要有五大变化: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从780分增加到800分,部分科目权重有所变化;将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依据;新增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调整部分科目考试时间。将信息技术考试时间改为九年级上学期,新增的音乐、美术考试也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进一步扩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自主招生比例从不超过招生计划5%扩大至不超过10%),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具体来说,新中考实行全科开考模式。考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10科。其中,物理、化学、生物3科的考试成绩由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合成,笔试成绩占9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10%;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科为等级科目,不纳入计分科目,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表示,实行全科开考,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创新多种考试方式
理化生实验操作信息化
新中考同时创新多种考试方式。其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外语听说考试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考试方式;理化生实验操作采取现场实验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满分为21分,占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考试总成绩的10%。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考试前,将在3月份公布当年的实验操作试题,同时公布当年考试所需的实验器材目录,以便考生提前准备。考试安排在每年5月中下旬。考试时,每名考生随机抽取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的一套试题进行实验操作考试。
所有科目考试时间分三阶段进行:八年级下学期进行生物、地理考试;九年级上学期进行美术、音乐、信息技术考试;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五个方面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分四个等级
《意见》同时规定,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其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评价采取写实记录、评语评价与重要观测点计分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分为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评价结果以综合性评语、评价等级两部分呈现。学期评价等级根据学生重要观测点得分及在年级排名情况,按比例划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指导学生成长的依据,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促进学生健康、多样发展。二是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在普通高中招生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同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