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东莞高中入学考试改革已定!最新和完整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这几点
刚刚经历过“小升初”的
新初一的同学们
学堂君告诉大家一件事
你们可是东莞中考改革后的
第一批考生哟
(先激动一会,新中考马上安排)
刚刚,
东莞市召开中考改革政策解读发布会,
学堂君为大家带来一手新鲜资讯!
《东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已正式印发,有效期5年。
中考改革号角吹响,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为首批新中考生。初二、初三学生仍执行原方案。
(别看了,说的就是你,往下看重点↓↓↓)
这是东莞中考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
变化有哪些?
综合素质评价对中考有什么影响?
高中自主招生又有哪些具体办法?
学校如何应对?
家长如何应对?
学生如何应对?
不知道了吧?或者又忘了吧?
学堂君带你一起复习
并为大家一一解答
史上最详细的新中考解读来了…
主要变化
1
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从780分增加到800分,实行全科考试
2
将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依据
3
新增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
4
调整部分科目考试时间。将信息技术考试时间改为九年级上学期,新增的音乐、美术考试也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
5
进一步扩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自主招生比例从不超过招生计划5%扩大至不超过10%),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没明白怎么回事?
别发呆了,请继续往下看↓↓↓
考试科目、内容、时间、方式都定了!
考试科目
实行“全科开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
考试内容
采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试卷+市命题及组织实施
考试方式
按不同科目分为笔试、现场测试、计算机辅助测试
笔试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现场测试:
体育与健康
计算机辅助测试: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外语听说考试
现场实验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测试相结合:
理化生实验操作
考试时间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生物
九年级上学期:美术、音乐、信息技术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体育与健康、 理化生实验操作
考试成绩呈现方式
(1)计分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10科
各科目分值及权重
科目
卷面分值
(满分)
权重比例
备注
语文
120
1
数学
外语
含听说考试
道德与法治
100
0.7
历史
100
0.5
地理
物理
100
0.8
含理化生
化学
实验操作考试
生物
21分
0.6
按权重比例折算后,总分为800分
(2)等级科目: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科,不纳入计分科目,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办法
依据义务教育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列出的必做实验为考试内容。全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
每年将提前在3月份公布当年的实验操作试题,同时公布当年考试所需的实验器材目录。
考试安排在每年5月中下旬。考试时,每名考生随机抽取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的一套试题进行实验操作考试。考试所得的成绩即为理化生实验操作的总成绩(满分为21分)。考试过程中采用专门考试系统进行考务管理和全程摄像。
别急,接着看!
答疑解惑
1.为什么要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综合素质评价从多维度的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与体现,强调对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写实记录。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评什么?
我市将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努力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3、把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考试范围,考试标准是什么?
我市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我市中考考试范围,操作考试满分为21分,占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考试总成绩的10%。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
4、实行“全科开考”后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
实行“全科开考”,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为防止不适当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次改革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综合设计。
如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以笔试为主,探索现场测试、口试、实践考察、现场实验操作、计算机辅助测试等多种方式;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适度减轻学生考试压力,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福利时刻▼
为方便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
学堂君特意开设
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多个家长社群
想要进群的朋友(可加入多个群聊)
请添加学堂君微信(dgrbjyxt)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学堂君为好友
由学堂君拉你进群
注意:添加学堂君微信时请按以下方式备注
“我要入群+XX群+XX群”
你
还
想
看
长
按
关
注
权威、原创、第一现场!
东莞日报教育学堂
本土教育资讯全媒体
商务合作,添加微信:dgrbjy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