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数学和深圳中考数学并不难。我将教你进入中山大学的考试技巧
这几天广东中考数学试卷上热搜了,很多人喊难。包括深圳中考数学,也有人问是否超纲了。我就放在一起讲吧。
一言以蔽之,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当然,从绝对难度来说,广东中考数学要比杭州高一些。这是因为广东现在还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而杭州是二合一了。毕业考试面对的不仅是那些要读高中的学生,所以要设计一些能让人考及格的题目才是。也就是说,正常学生都应该能拿到60%分数。
看看我当年的初中毕业考试成绩,数学是满分的,大概能反映中考分数。中考六科,我594/660,最高分是英语,118分。
言归正传,先上广东中考数学和深圳中考数学的试卷。
这两份试卷,给我的感觉都差不多,不相伯仲吧,都是我可以全部做出来的试卷。
但以我现在的做题水平,在90分钟内肯定是做不完的。即便我初中的那些知识都记得住,预计也要在2-3小时才能做完,因为我没有当年的那种做题熟练度和反应速度了。如果回到我初三的状态,虽然都会做,但也没有把握能够在90分钟内做完。就算做完了,也没有拿到满分的把握。
注意了,接下来我就要教你考上双鸭山大学的考试技巧了。
试卷发下来之后,一般距离正式开考还有几分钟。这个时间,先把全部的题目都看一遍。不仅是看有什么题而已,还要预估每道题的解答难度,思考一下解题思路,看题目的分数。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做题顺序。
计算量可能比较大的,一时想不出来解题思路的,即使不难的题目,也都放在后面才做。
千万不要跟着试卷的顺序解答,这是第一个原则。
将考题分成易、中、难三类,把难题的分数剔除在外,那就是我这次考试的目标分数。以这两份试卷为例,我的目标分数只会是80%,即拿到96分,就算成功的了。如果顺利进行的话,我应该能拿到90%,即108分。当然,保底的60%(72分)肯定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说,现在放在我面前的并不是一份120分的试卷,而是一份96-108分的试卷,我只要确保能把这些题全部答对,就稳操胜券了。
而且,由于我初中一直是年级第一,我很清楚自己觉得有挑战的试卷,别人更加不会好受。由于实力的差别,我知道绝大多数考生比我的压力更大。就算有人能考到120分,也很少,而我的落后最多也就12分。这些分数,我完全可以通过英语扳回来。
这么看待试卷的话,大概要放弃1道大题或计算量很大的选择、填空题,但很值得,因为在时间的安排上就非常从容了。而且,初看之下很难的、有点棘手的题,当把那些容易的、中等的题目做出来以后,随着大脑的活化,进入状态了,说不定也会变得容易,或者突然就想出来解题思路了。所以,要拿到108分以上,也是有希望的。
当把计划好的题都做完之后,先快速检查一遍,然后誊写至答题纸,再复核一遍,确保万无一失。以我的实力,如果顺利的话,此时应该还剩下20-30分钟可以去做难题。这时能否做出来,就听天由命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会强求。
当年中考我还是比较顺利的,最后一道大题做出来了一问,所以又多拿了几分,115。考完和同学碰面,都是愁眉苦脸的,不认识的其他人也都在说难,我大概就知道了。心头大石放下,没有负担地参加下一场考试了。
要学会放弃,这是第二条原则。
中考数学是限时的比赛,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有限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数,并不一定需要把全部的题都解出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做好时间分配。
一般的话,30%留给容易的题,50%留给中等的题,20%留给难题。而且要按照1、3、5、10这样的时段来分时间,做每一道题,你都先要准备好时间。在时间内做不完或者想不出来,就要果断暂停,将其放入待定或者放弃的区域中。
因为总时间就90分钟,然后还要留出写答题卡和检查的时间,你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思考。所以,在做题的过程,要不断地看表,确保自己按照既定的计划在前进。你唯一的目标,就是得分,不断地得分,再把确保正确的题目分数加起来。
当得分不断接近目标分数的时候,心就会越来越安定,不像开始的时候那么焦躁不安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试技巧。
我从一年级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这么干了。这是我妈教我的,通过大大小小的几百次考试,不断地加强这些技巧。大学以前,基本上,我从未在任何一次考试中落败。
这些考试技巧,在任何考试中都用得上。其实,你只要把自己当成篮球运动员就可以了,尽可能地把目标放在那些可以得到的分数,得不到的分数就放弃,剩下的交给运气。
当然,运气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的功课一直都非常扎实,已经准备面对任何题目的考验了。就今年的广东中考数学来说,平时有认真学习的学生,都应该能拿到及格的分数。真学霸的话,不应该觉得难。
这份试卷,我认为设计得非常合理。搞笑的是,我看到有些自媒体蹭热度,蹭得有点离谱,总觉得自己比中考命题组的老师们要厉害。
我来举一个翻车的例子吧。
这选择第9题,我直接目算就能得到答案C了,居然还能看成大题的难度?
这道题不过是字多了一点,实际上非常简单。根据条件,把p=5,c=4代进去。
S=平方根[5(5-a)(5-b)],a+b=6,
就是非常简单的不等式方程,当a=b=3的时候,S最大。
如果不会算,用代入/排除法,也能排除掉A、B、D选项。因为S肯定比根号5大,(5-a)(5-b)肯定凑不出来5,4比2根号5小,答案就是C。
所以,这人怕不是猴子派来的逗逼吧。
当然,我自己并不是什么数学专家,这份试卷的几何题我没能直接反应过来,确实太生疏了,好多知识都忘了。但是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我还记得,就是:先看问题,再倒推回去,看能不能找到可行的路径;如果没有直接路径,就作辅助线,架起桥梁。
总的来说,这些几何题都是常规的解题思路,根本就说不上难。所以,不要被人误导走了弯路,觉得中考数学很难。
前面我也讲过了,考上双鸭山大学并不难,只要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应试的技巧,就可以做到。你也不必成为最顶尖的数学高手,只要具备稳定拿到80%分数的实力,就足矣。通过日常反复的练习,巩固自己的实力,真正上考场的时候,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考并不是单纯的成绩比拼,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如果你连这份试卷都觉得难,那能帮孩子多少呢?
想清楚的话,你就应该抽离那些无谓的具体学科研究,从大局上着眼才是正确的方向。
有人说数学必须大量刷题,但是如何高效率地刷题,就是一门学问。凭借我的记忆力,我可以做到3分钟刷一道题,甚至1分钟刷一道题。
因为基础牢固,我不用真的把所有题目做出来,只要在看这道题目的时候先考虑思路,想出来就马上看答案,对了就下一题,不对就分析解答过程,进行吸收。所以当我考试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N种答题工具,不用再做多余的思考了,几乎都是条件反射,会不会,难不难,都知道的。
而要做到我这样,就必须从小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训练,不断思考最快的得分方法。这和任何运动的得分技巧都是一样的,我从小就踢球,一直踢到大学。
切记,千万不要用知识去塞满孩子的头脑,不要痴迷于先人一步。一项事情的领先,往往也意味着失衡。现在你可能不会发现,但之后肯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