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新生,请保留新高中入学考试准备指南
漫画/苏连娇
新一届初三学子将是我市中考改革后参考的第一批考生。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通知,2021年的中考将会有很大的变化,最令人关注的是,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将正式纳入中考。针对这一中考的新变化,本报特邀三门学科专家来解读“新中考”,并给出学习和备考指导。
物理 实验操作考试考验解决问题能力
指导嘉宾:姚杨海,松山湖实验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东莞市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
实验操作考试内容主要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要求。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及简单的误差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重视物理实验的学习
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的掌握情况,并不仅仅是通过实验操作考试来进行,历年中考笔试试卷中学生探究实验、测量实验、教材演示实验的考查占比均40%左右。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每位同学都要重视和充分参与课堂实验,才能更好地建立概念、规律,训练自己的科学思维。
遵守实验课的学习要求
在学校上实验课时,需要认真对待,积极动手,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和规范来操作,并且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针对相关实验,要充分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如何选择器材,实验中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千万不能“死记硬背”。
掌握16个实验
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命题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本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列出如下16个实验为考试范围,学生一定要能熟练操作这些实验:
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测量盐水的密度
3.测量蜡块的密度
4.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9.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0.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11.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
12.探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3.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4.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5.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6.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根据考试评分标准反复训练实验技能
实验操作考试属于技能考查,需要强化训练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克服不经意的细节错误。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淘宝、京东等商城购买初中物理试验箱,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根据考试要求或说明,进行熟练性的训练,理解操作要点,提高操作技能。
考前自我模拟考试,录制视频自我纠错
实验操作考试,不仅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培养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抗压能力,从容自信更容易拿分,考前可在家中进行3-4次模拟限时测试,并让家人协助录制实验过程的视频并进行回放,在短时间内让自己达到有效复习并熟悉实验操作细节的效果。
生物 更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
指导嘉宾:钱秀英,中学生物高级教师、东莞市生物学科带头人,东莞市生物教研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骨干教师、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新增实操考试
生物成绩由笔试成绩及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试卷面分100分,假如某同学生物笔试96分,则笔试成绩为96×50%×90%=43.2,其中,50%是指生物成绩在中考总分中所占的权重。90%是指生物笔试成绩在生物成绩中所占的比例。
考查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
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命题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是要提升试题科学化水平。所以试题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则更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即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而从近几年中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来看,难度比较大的也正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熟读教材,不要一味追求难题
中考题可能是直接来自课本上的某句话,也可能是改编自课本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图和实验。所以,教材才是根本,备考要认认真真全面读懂课本,要从了解到理解,由理解转为运用。如果只重视背诵教辅配套的“背诵资料”,只重视教辅配套的练习,忽略了全面读懂教材,这样容易一知半解。
同时要夯实基础,不要一味追求难题。钱老师认为,不管考试的题型怎么变,基础知识始终是考试的关键和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重要的知识点逐个牢牢记住,并逐步建立知识体系,才能为知识的应用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灵活攻克难题。
关注图表,提升读图能力
从近5年广东省图表类试题分值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初中生物学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初中生物学常见的图形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既是复习的重点,也是复习的难点。物理模型备考时要注意能够识别图中各个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概念模型备考时要多尝试用箭头、圆圈等表示出概念的内在联系。数学模型要特别注意曲线图、表格的训练,如曲线图的读图要经常训练读轴、看点、析线“三步法”。
关注时事,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课标》特别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也是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所以中考题很重视这方面的考查,如2017年中考题中出现的“可燃冰”,2018年的“克隆猴、海水稻”,2019年的“脊髓灰质炎疫苗”,2020年的“新冠病毒引发新冠肺炎疫情”。所以在备考中特别关注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并尝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备考:熟悉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熟记扣分项
广东省中考试题在实验方面的考查分两大类,一类是考查科学研究的方法,初中生物学中涉及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6种,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比较法和分类法等。另一类是考查教材中的某个具体实验,如例3。所以在实验的笔试备考中,同学们一方面要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还要熟悉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
一方面,在初一和初二上新课时,要重视每一个实验的教学,要动手操作每一个实验,训练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东莞市教育局公布了四道考试题后,做有针对性的备考训练,力求这四道题都能熟练地操作。实验操作考试对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扣分点,如下表。同学们一定要通过反复训练,做到能熟练地按要求完成每个考试步骤,特别要注意哪些是扣分点,要避免扣分操作。
化学 安全实验第一 熟练掌握10个实验
指导嘉宾:张华,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化学教研学会理事,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学科带头人,东莞外国语学校学术委员初中化学科组长,优课、论文曾获全国一等奖。
强化安全实验意识
和物理与生物两门学科一样,2021年中考也纳入了化学实验操作部分。张华认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更深刻直观地感受化学的魅力与价值,将实验纳入中考充分体现了发挥实验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教改的新方向。
与前面两个学科不同的是,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习,因此学习与备考的周期相对较短,更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安全是实验的前提,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的实验环境,加强对实验室配电、易燃品以及有毒、有腐蚀性药品的购置、存放和使用管理,尽量消除一切实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老师要做好学生实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确保学校正常有序地开展实验教学进行实操训练;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在教师的指引下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
熟练掌握的10个实验
张华介绍,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实行全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市教育局依据课程标准,按照考试可操作性、时间的等值性和公平性等原则,按学科分别命制实验操作试题,确定考试试题范围,作为化学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基本题库,试题范围覆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做的基本实验操作。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命题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基本依据,结合教学实际,列出以下10个实验为考试范围,考生在学习和备考中,要熟练掌握教育部门列出的这10个实验的具体操作。
■往届初三学生 记者 程永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