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中入学考试正在改变!最完整的新政解读适用于2022年深圳市高中入学考试指标学生!这关系到每一位家长
林老师前言:
这届孩子确实不容易。寒假双减,延迟开学上网课,中考不延期又赶上录取改革。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很理解你们的感受。
我今天会从指标生的诞生初衷讲起,全面、客观、理性的剖析政策,让你真正理解此次改革的深层目的和长远影响。
本文目录:
1、指标生是个啥?
2、今年中考怎么录取?
3、改革对不同梯队初中的当下影响。
4、改革的深层目的和长远影响!
5、志愿填报注意什么?
如果您看完后认同我,请转发一下!我希望更多家长能有正确的认识。
1. 指标生到底是个啥?
诞生初衷:为了增加相对薄弱初中学校孩子就读优质普高机会,缓解初中择校矛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所名校高中招100人,原本是在全市学生里(报考的),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有了指标生后,名校高中拿出50个名额分配给各初中,学校相对普通的初中的学生,有50%的机会不用和全市学生竞争,而是和本校的同学竞争,从而有机会以相对低一点的分数上名校高中,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怎么分配:你们学校人多,就分的多;人少,就分的少;非深户是和所在区的学校共享指标。招考办到时会公布分配结果。
指标生资格:
- 应届初中毕业生
- 综评B以上
- 持续3年在初中学校就读,并有该校学籍
- 市外转入:需初三就读一年初中并有该校学籍
一句话总结:大部分人都有!就算你真的没资格,纠结也没用呀,到报考时这个批次就填不了/填了无效,咱们就走第一批普通生正取呗。
指标生数量:每个人只能报一所学校。
2、今年中考怎么录取?
① 自主招生批:特长生(限于篇幅这次不讲自招)
② 指标生批:填1个
③ 第一批:填8个(含民办)
大家发现没?指标生录取独立了,顺序提前了!所以先录指标生!指标生志愿可以和第一批的8个志愿不一致,相当于有9个志愿。所以你说孩子指标生批被录取了,占不占指标生名额?
我们接着思考下一个问题:一些名校初中的高分学霸冲四大,是不是指标生批仍然会填四大?这部分高分段学生被录取后,还占用了指标名额?你说正取分数线是下降还是升高?
例:SZ招2000人,1000人是指标生计划,假设锁定了500人原本正取就能考上的学生,是不是第一批竞争的时候,就少了500个高分段对手?这样分数线会下降还是升高呢?
3、改革对不同梯队初中的当下影响
① 稍稍利好名校初中的孩子。因为拼正取,后面的初中,也拼不过五大名校。比如BW,人家原本就是一半学生上四大的嘛。
② 对过往极少有学生能正取头部高中的初中学校几无影响。
③ 对中部、且分差拉的较大的初中小有影响。影响来自于原本能正取的学生占用指标生,而挤压低分的指标生。如下图所示:
(以SZ为例,21年分数线576分,4个指标名额分别给到五大某初中和中后梯队某初中,21年规则和22年新规下录取结果不同)
小结:对于五大校,指标生基本不降分,大概率出现指标生录取分高于正取的情况;对于2T,指标生有一定概率降分;对于地段/靠后初中,指标生还是会降分。
4、改革的深层目的和长远影响
深层目的:我们要回归指标生的初衷——为了增加相对薄弱初中学校孩子就读优质普高机会,缓解初中择校矛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直接目的:提高指标生利用率——22年以前,多数家长填志愿(尤其是未接受过专业指导的),或者高估,或者低估。
高估:程度本来是15-20大的,想着说可以拿指标生去搏一下十大;低估,我就想稳公办,指标生我勾布吉和沙井这类学校,用来保底。这样做,是不是就导致两头学校指标生利用率高,中间大部队学校利用率低,最终的总体利用率偏低?(橄榄型)
所以改革后无疑会提高中间学校的指标生利用率!
长远影响:很多人在讲新政影响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新概念——指标生控制线。即今年孩子想参与竞争指标生,首先需要过学校的控制线,而这个控制线是根据2021年各高中录取分数来确定的。
各高中学校AC类、D类或ACD类指标生的录取控制线分别为该高中学校2021年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线下20分。
例:深中2021年AC类录取分数线576分,D类录取分数线578分,那么22年的指标生控制线AC类就是556分,D类就是558分。
今年新建高中AC类、D类或ACD类指标生的录取控制线分别为2021年新建高中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线下20分。
而经过我们上文的分析,不难得出“头部高中的正取分数线会下降一点”的结论。
深中21年分数线是576分,假设22年降到574分,那么23年中考深中的指标生控制线就是574-20=554分。如果23年深中分数线再下降2分,24年中考深中的指标生控制线就是572-20=552分。(不会无限下跌,会达到一个平衡点)
556→554→552,对于那些排名相对靠后、甚至一些年级前3原来都没机会上深中的初中学校孩子,是不是就增加了他们上优质普高的机会?
5、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① 最核心的依然没变: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排名+往届录取情况)
如果新学校,没有排名,或没有往年录取情况怎么办?当然也有办法,但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有需要可预约老师的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点击→2022中考一对一志愿填报),这里先不展开了。
② 指标生批填了意向高中,第一批的第一志愿,建议也填这所高中。
③ 指标生批不能填保底学校!因为指标生的录取顺序提前了,你出成绩后即使高于分数线也去不了了!
林老师结语:
大家再结合“双减”思考下,这一轮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为了教育公平,为了让一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区域的孩子不被“埋没”!
这,才是改革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