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高考后这样做,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
今天是珠海市高中入学考试的最后一天。经过长时间紧张的考试准备,家长们将能够松一口气,孩子们的旅行、食物、游戏等都将“解除”。
撒欢节快到了,骗子们也开始磨拳头了。
请注意。
中考后这几种东西,
千万不能发朋友圈!
①准考证
②个人身份证
③考生号及密码
④志愿填报表
⑤成绩单
⑥成绩查询页面截图
⑦个人录取通知书
如果个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从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到,会被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在此我们整理了一些中考后的常见骗局,希望能引起大家警惕。
-
中考“查分”诈骗
考试完毕,学生和家长最想知道的必然是分数,于是骗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
链接中会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考生及家长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
花钱可获取“补录名额”
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
伪造录取结果
骗子会向考生发送伪造的录取结果,让考生将相关费用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学校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
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登录相关网站,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考后的骗局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凡是涉及钱财,我们都要“不听、不信、不转账”,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部分信息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