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深圳高中入学考试欢迎变化,对中学生不利吗?到底怎么回事?
这一周,深圳的学生终于分批开学,家长们感叹:“神兽”终于投递成功!
伴随着开学的脚步,深圳教育局也发布了关于2022年中考的重磅消息:指标生录取变为单独批次!
消息发布后,关注中考的家长们立即开启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家长也抛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一调整具体如何?对我们孩子有哪些影响呢?我们详细来看。
01
指标生独立,在第一批前招生
在今年中考的调整中,变动最大的就是指标生录取规则。
有低年级的家长,对“指标生分配”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说白了,就是高中根据每年报考人数,将一半名额分给各个初中。
这样一来,即使是普通中学的孩子,也能通过固定的指标考上好高中,而不用在常规的志愿中与众多名校学生竞争。
按照以往的规则,指标生是与第一批一起选择的,经过调整后,变为独立批次,在第一批前选择。
调整后的录取顺序如下:
1.自主招生批 2.指标生批 3.第一批 4.第二批 5.第三批
关于指标生的具体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标生单独录取,在第一批之前,在自主招生之后。
2.被上一批录取的同学,不能参加下一批录取。如果你的孩子在指标生考试中被红岭中学录取了,那么只能去红岭中学,后边批次的录取即使分数超过深中分数线也不能去了。
3.指标生录取分数比目标高中去年分数线低20分。比如深中去年的录取分数是576分,那么只要556分就可以考上。类似于美国大学的早录。
4.所有学校参与指标生录取,分配比例为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50%,去年仅有58所高中参与其中。
02
政策变动,对中等生不利?
那么这次中考政策的变动,对于我们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
保底变冲刺
按照往年的规则,指标生录取与第一批次不冲突,所以可以用来选择保底学校,比如指标选择保底的红岭中学,而第一批选择深中,即使考不上深中,也有很大机会去红岭中学。
深圳中学
而指标生独立之后,因为被指标学校录取后就不能被后边的批次录取了,所以只能用来冲刺好学校,孩子在选择指标学校时要更加谨慎了。
对中等生不利
指标生独立招生后,等于是给好学生又增加了一条录取通道。通过第一轮的自主招生,最优秀的学生已经名花有主;再加上指标招生,各个学校的头部学生也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学校。
本来中等生有机会通过指标生考上深中,但是名额被好学生占去,只能通过另外50%的机会去竞争,希望变得渺茫。
学校内部竞争加大
由于指标生的名额有限,又可低于分数线20分录取更好的学校,所以形成了各个学校内部的竞争。
比如成绩较好初中的重点班,最好的学生可能通过自主招生提前锁定学校,而中等的学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否则可能50%的指标招满后,只能通过第一批与更多的人去竞争。
但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跟自己学校的同学竞争,总比和名校的学生竞争有更大机会升入理想高中。这也是国家出于平衡教育资源分配来考虑的结果。
作者有话说
面对政策的变化,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选择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呢?
如果孩子即将面临中考,可以看看孩子在学校中的排名,并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明确孩子在学校中的位置。
然后确定几所希望选择的学校,觉得通过冲刺能达到的,可以在指标招生中选择,与自身能力相近的在第一批学校中选择。
如果孩子距离中考还有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国际学校,未来在另一条压力更小的赛道上考取世界Top名校。
在中高考激烈的竞争下,多条选择多条路,减轻孩子的升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