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入学考试的总分是770分。她得了757分。她生来平凡,没有上心理辅导课。她依靠什么优秀?
每年7月,都是家长的“丰收”季,除了高考各种逆天成绩引发“炸街”效应外,中考高分同样能够带动舆论狂潮。近日,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的女学生张学妍,以中考757分的成绩触发媒体关注。
淮安中考总分770分,共计12个科目(语数外各150分,政治、历史各45分,物理80分、化学60分、信息技术10分,生物、地理各10分,体育50分,艺术10分)。张学妍在8门科目(数学、物理、历史、信息技术、生物、地理、体育、艺术)中获得满分。对于这份成绩单,网友纷纷膜拜,学霸等级简直令人“闻风丧胆”,甚至连张心妍本人也难以置信。张学妍家里三个孩子,父母都是普通劳动者,姐姐身体不好,弟弟年幼。据介绍,张心妍的父母文化水平有限,父亲白天跑运输,晚上兼职干活儿。为减轻家里负担,她初中住校,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
从张学妍的成长、学习经历中,自然让人联想到另一个超级学霸。王柠允是去年的湛江中考状元,她在中考10科总分940分中,考了927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体育6科拿到了满分。同样,在那一年,王柠允也享受到了社会对她的至高赞誉。
王柠允与张学妍几乎有着相同的成长轨迹,父母文化水平以及家庭物质条件有限,而她们也都从未上过辅导班,对于学习上的问题从来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勉和自律。
显然,学霸的荣光从来也不是靠高额辅导费堆积出来的。其实,从两个超级学霸的性格中可以找到以下共同点,乐观、自律、善于交际。托尔斯泰说:“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人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表达。”
当然,学霸之所以能以特有的方式获取新知来取代辅导班的效果,定然不是流水式的与人攀谈,而更多的是在求教后的思考、转化、积累等过程。其实,对于学习而言,根本没有所谓的秘密和捷径,不可否认,成为学霸除了要有必要的天赋外,更多的还是对于细节、自律这类枯燥习惯的延续。
此外,她们的外在形象看似从容恬静,实际上内心必然经历过严苛、深刻的教化,一段经历或一件事的启蒙,这是早期对学习认知结构的建设,更是学生生涯长期的精神寄所。正如张学妍那句“靠自己努力,来改变命运”的朴素却充满力量的人生宣言。